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德建[1]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285-292,共8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明代散文的范式转换不仅背离了唐宋以来建立的道统,而且能够从逸出于道学之外的思想资源中吸取成份,自成其"道"。明初文坛承宋元之论,坚持文统、道统的合一;台阁派在提倡学欧、曾之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文统、道统、政统的统合;前七子倡导以秦汉文特别是史传文为经典范式,具有突破文统的意识;唐宋派重提欧、曾之文,但更强调"洗涤心源,独立物表"的精神境界;后七子突出对史传文的学习,而且提出以诸子之文为典范,完全打破了六经论的迷局;苏轼在晚明作为具有新的范式意义的作家,以其人格魅力和精神超越得到认同,突破了文统和道统局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