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岩
出 处:《程序员》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Programmer
摘 要:在正式发布Android SDK之前,Google对于该项目的开发一直守口如瓶,以致外界存在诸多猜测。最初不少人以为Google将生产自己的手机,并想当然地命名为"gPhone",很多人对于虚构中的gPhone充满了期待。而当Android原来是手机操作系统的真面目揭开之后,很多人却反而表达了失望的情绪。有分析师甚至直截了当地评论说:"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是Google所能做的最蠢的事情"。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Google要在已经处于三国演义状态的手机操作系统乱局之中"火上浇油"。对此Android的创造者Andy Rubin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从平台的开放性和技术特征本身来看,Android较之目前流行的手机操作系统都更为先进。他并且特别强调,由于Android吸收了从COM构件体系到Web 2.0等技术体系的思想精髓,实现了多处技术创新,其中尤以应用程序级别的mash-up为最令他自豪的特性。那么Android所谓的mash-up技术到底妙在何处?又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本文将Android mash-up技术模型与COM、RESTful Web Services模型进行了对比,并对Android平台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关 键 词:组件模型 手机操作系统 GOOGLE Service 技术创新 COM构件 MASH Rubin
分 类 号:TP393.09[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