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尔纲[1]
出 处:《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DongYue Tribune
摘 要:茅盾人生观的建构与发展,始终以政治观为核心,带动和制约着包括其文学观文学思潮观在内的其他侧面。随着茅盾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由人性论到阶级论的政治观的质变,他获得了历史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武器;带动制约着他由"为人生"的文学观到为无产阶级的文学观,由文学进化论的文学思潮观到能动的反映论的文学思潮观的发展。遂从根本和本质上把握了文学和文学思潮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动地引导革命文学新潮流;提高了以文学革命促进社会变革的能动性与实效性。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文学与文学思潮发展来说,这一切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