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佛山528300
出 处:《临床医学》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Clinical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佛山市医学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4554)
摘 要:目的观察酞咪哌啶酮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机制及不良反应。方法反应停起始剂量150 mg/d,每周增加50-100 mg/d,直至200-300 mg/d;地塞米松40 mg/d,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28 d为1疗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结果18例MM患者中部分缓解5例,进步9例,无效4例,无完全缓解患者,总有效率77.8%,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治疗前MVD(74±29)显著高于治疗后MVD(57±18)(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VD(31±12)(P〈0.01)。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为(72±20)ng/L,显著低于治疗前(181±26)ng/L(P〈0.01),两组与正常对照组(56±16)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MVD和VEGF明显增高,经酞咪哌啶酮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两者均明显下降。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有效、安全。
关 键 词:酞咪哌啶酮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微血管密度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