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殷国光[1]
出 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5-138,共4页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吕氏春秋’语法研究”(96BYY016)。
摘 要:《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一是近指代词"兹"、"时"、"斯"偶见。通过对今文《尚书》等另外11部上古文献的考察表明:《吕氏春秋》中,近指代词"兹"、"时"偶见,只不过是作者在叙述古事时刻意仿古而已;而近指代词"斯"偶见,除了"世代之别"之外,还有地域方言的原因。《吕氏春秋》低频语法现象之二是"登自鸣条"句偶见。再通过考察甲骨卜辞、金文,以及《尚书》等另外13部上古文献,证明了在《吕氏春秋》时代,以"自"为介,记从来之处者,"登自鸣条"句(B式)只是历史的残余而已;"自源点位移"的基本形式由B式演化为A式,是一种历时的演变,是介词短语语序的变更;而决定"自"字短语前移的,是临摹原则在起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