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射策”与“对策”辨略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飞[1] 

机构地区:[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广州510420

出  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9-143,共5页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0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06A12)。

摘  要:试策是唐代"以文取士"最重要试项,名目种类繁多。"射策"与"对策"不仅是授(得)题方式的不同,还有更为重要、更具实质性的差别,诸如在应试者和问题的关系上,在与"科第"的联系上,在考试内容以及所取人才类型上,等等。刘勰所说的"对策"应为"制举"试策,而唐代的"对策"实不限于制举。"对策"在唐人一般表述为"试策"、"答策",而唐人言"对策"往往是指对策"行为"及其所对之"文章"。"射策"形式在唐代官方正式考试中很少采用,但并不排除在某些特殊时期、场合下使用的可能;"射策"的内容在唐代主要由"帖经"和"问义"来承担。

关 键 词:唐代 以文取士 试策 射策 对策 

分 类 号: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