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古文进士实体性《登科记考》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遗产》《文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登科记考》“光宅二年进士试策”辨略
《文献》2011年第1期193-199,共7页陈飞 
唐“以文取士”,进士为其重要科目,试策为其重要试项。然而传世的唐代进士试策文书甚少,完篇(策问文与相应对策文均完整无缺)者尤为难得。徐松《登科记考》(以下简称《记考》)卷三“光宅二年”条,先录“策进士问”五道,其后记...
关键词:《登科记考》 进士 唐代 
骆宾王“对策文”相关问题考辨——兼补《登科记考》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50-159,共10页陈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34)
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可称"完璧",但有关研究还很不够,诸多问题有待考实。骆宾王和王勃虽都曾上书求荐且后者"对策高第",但并不能由此直接断定骆宾王也同科对策及第。骆宾王试策文本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诸多与制举试策体制不符及不合"时宜...
关键词:骆宾王 试策文 王勃 对策 《登科记考》 补正 
唐代进士试策形式体制被引量:4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2-88,共7页陈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试策体制及其源流研究"(07BZW034)
唐代进士试策的形式体制既有一般性,也有独特性。其道数虽曾有变化,仍以五道为通例;其字数似无明令限定,但也有大致的约定俗成。其题目多为后来文集编者所拟,一般所谓的"策题"主要是指策问。进士试策为一试多道制,其策文的总篇由其所有...
关键词:唐代 进士 试策 形式 体制 
偏见与执著——吴世昌评韩愈读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54-62,共9页陈飞 
吴世昌的《重新评价历史人物——试论韩愈其人》一文有些"不同寻常",作者承认有一定的"偏见"、"成见",似与其一贯的学术精神不尽一致。对此可从"近因"和"远缘"来理解,其中"远缘"更具深层决定意义。故其"重新评价"所指广泛,旨意深远,具...
关键词:吴世昌 重新评价 历史人物 文学史 韩愈 近因 远缘 
唐代试策的表达体式——策问部分考察被引量:7
《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49-57,共9页陈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0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06A12)成果
唐代试策文是"策问文"与"对策文"的统一体,策问文具有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在长期行用中,受特定功能和目的等要求,形成诸多表达体式,如在发言体式上有君主体、拟君体和主司体等,在诉求体式上有简单式、扩展式和繁复式等。策问文的体式化,...
关键词:唐代 试策文 策问文 表达体式 发言体式 诉求体式 
唐代“射策”与“对策”辨略被引量: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39-143,共5页陈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6J0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06A12)。
试策是唐代"以文取士"最重要试项,名目种类繁多。"射策"与"对策"不仅是授(得)题方式的不同,还有更为重要、更具实质性的差别,诸如在应试者和问题的关系上,在与"科第"的联系上,在考试内容以及所取人才类型上,等等。刘勰所说的"对策"应为...
关键词:唐代 以文取士 试策 射策 对策 
古“文”原义——“人本”说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156-161,共6页陈飞 
古人立义要在实行,"文"义因而具有实体性,其"人本"义具有特殊的含义与地位。古"文"字"人—文"一体的构成及其初义表明古"文"的"人本"义确立甚早,并具有较为具体的意义指涵和实用特性;古代人学和文学将"人""文"统一于"天地之心",进一步...
关键词:“文”字 人本 原义 天地之心 实体性 根本性 古人 人格 
古“文”实义说略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72-183,共12页陈飞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JD00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06A12)研究成果
古代的"文"义是具有实体性的系统,并以实体的形式运动和实现其意义。在文义的总体中,世本、人本和文本为三个最基本的意义构成。世本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文义系统,其具体展开、落实、实现为"文化"政治,而以"礼化"政治最具代表性。...
关键词: 文义 实体性 世本 文化政治 礼化政治 
唐代试策的形式体制——以制举策文为例被引量:12
《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37-44,共8页陈飞 
唐代“试策”作为一种文体,有其特定的形式体制和文学价值,尤以中期以后的制举试策文为代表。试策文的制作体制非同寻常,整体上是由策题、策问和对策构成的密切联系的“统一体”;策题不同于一般的题目,策问和对策分别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关键词:唐代 试策 形式 体制 制举 策文 
唐代明经试策形式体制考论被引量:4
《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115-124,共10页陈飞 
唐人以文取士,策为其最重要试项,“明经”为其“常选”两个科目系列之一。然明经试策文本传世极少,其形式体制多不能详。其发展变化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由一项制至二项制最后稳定为三项制。前两个阶段试“经策”(“墨策”),可能短期和...
关键词:唐代 明经 试策 形式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