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秋霞[1] 王翠敏[1] 王占敏[1] 胡学慧[1] 张东林[1]
机构地区:[1]河北省荣军医院,保定071000
出 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8年第2期48-4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
摘 要:精神分裂症属于高致残类疾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残疾本身及长期单调的住院生活的影响,以及受封闭式及传统护理模式的制约,部分患者逐渐趋于精神衰退,生活懒散,孤僻退缩,始动性缺乏,无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极差,各种社会功能减退,占一定比例的患者只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虽然健康教育在临床中已开花结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慢性患者的住院状况,角色转化障碍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在临床中采用更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对促进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临床指导意义。笔者对10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量化自我管理对照研究,略有绩效,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精神分裂症患者 慢性患者 临床效果 自我管理 量化 传统护理模式 社会适应能力 住院状况
分 类 号:R749.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7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