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玫[1]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出 处:《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摘 要:20世纪以后,关注主体的作用和价值是人文科学的一种趋向。文学研究亦然。作者作为创作的主体和审美主体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俄国著名学者维诺格拉多夫从话语不能没有主体这一事实出发,通过对大量名著的分析,提出"作者形象"这一概念,并揭示出其在俄国文学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展现了这一范畴的普遍性和阐释力。这可以说是一种语文学的视角。巴赫金则立足于哲学美学的视角,从审美的创作论出发,通过研究作者与主人公之间的审美关系,证明作品中作者的存在,关注作者作为创造者的立场和功能。尽管两人的出发点和见解不尽相同,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而言,可谓是殊途同归,都强调作品思想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