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生命力的三个镜像——从一个方面论曹禺剧中三女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茹文[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63-65,共3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大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6JJD75011-44007)

摘  要:《雷雨》中的蘩漪是曹禺塑造的第一位女性形象,标志着一个二十三岁青年的青春诗学。在华丽阴冷的周公馆里沉默度过十八年青春时光后,作为一个在冷落和压制的环境中顽强挺过来的中年妇人,蘩漪以超乎寻常的破坏力量,诠释了全剧的“雷雨”色彩和“五四”个性。从人生表相看来,蘩漪是个弱者;但我们很快就发现将同情施于她并不合适,经过对家庭压抑的抗争,蘩漪的生命力丝毫没有减退,相反,“对于她,一切都倒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者也,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象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

关 键 词:女性形象 生命 曹禺 创作者 镜像 《雷雨》 “五四” 蘩漪 

分 类 号:I207.34[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