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哲声[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205-208,共4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从认识角度上说,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要不要人史基本解决,通俗文学不入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就不完善、不健全,但是从实践上看,通俗文学怎样人史却没有能解决。综观近年出版的几部现代文学史,或者是将通俗文学作为一章附在其后,或者就重点论述张恨水、金庸等几位重点作家,似乎顾及到了通俗文学,但却有些不伦不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在我看来是文学史家们的史学观念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以至于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性质认识不足;文学史家们的史学知识更新不够,以至于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作家作品一知半解。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人史将会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必须要有更新、融合和超越的史学思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