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思人、赋情——浅谈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以悲为美”筝乐审美的体现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艳[1] 

机构地区:[1]丽水学院艺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出  处:《科教文汇》2007年第12S期212-213,共2页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摘  要: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发音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华夏几千年的音乐发展史上,筝历经2500多年之流传,不断发展、完善,在历史音乐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独树一帜。众多抚筝听筝者借筝喻世、思人、赋情,建构起中国民族音乐长河中独特的筝文化。本文借研究魏晋南北朝至宋代音乐和文学作品对筝所表现的风格、意境等,尝试探讨古代筝艺"以悲为美"的艺术内涵,以达对古筝艺术"管中窥豹"之目的。

关 键 词:以悲为美 喻世 思人 赋情 

分 类 号:J60[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