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石窟和龟兹石窟壁画风格技法的初步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征[1] 

机构地区:[1]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亚美术研究所

出  处:《美术观察》2008年第4期108-108,共1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阿富汗的巴米扬地区,古代波斯语称为Bamilkan,梵语称为Bamiyana,中国古代称为“梵衍那”、“范延”等名称。巴米扬是犍陀罗(Gandhara)和巴特克里亚(Bactria)之间的交通要道,伊朗、希腊文化在公元前的几个世纪进入这一地区,到贵霜王朝(Kushan Dynasty)时期,佛教艺术得到发展,到5—8世纪佛教艺术都较为繁荣。巴米扬石窟遗留至今有七百多个洞窟,是葱岭以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东西两大佛像和丰富的壁画闻名于世。

关 键 词:石窟壁画 技法 风格 龟兹 佛教艺术 交通要道 希腊文化 阿富汗 

分 类 号:K883.7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