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53000 [2]濮阳市人民医院
出 处:《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第7期56-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摘 要: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妊娠、感染等为常见原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高颅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腰椎穿刺检查多数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但阳性率低。MRI平扫可见受累静脉窦内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MRI、MRV及DSA检查阳性率高,可明确诊断。经抗凝、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部分病例行局部溶栓治疗后,11例(61·1%)患者痊愈,6例(33·3%)好转,1例(5·56%)死亡。结论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怀疑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颅脑CT检查阳性率低,尽早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DSA是CVT诊断的金标准并可指导溶栓路径。治疗上早期降颅压、抗凝治疗,严重病例经动脉或静脉行局部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