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郁乎[1]
出 处:《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110-117,共8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王弼到惠能的美学考察"(编号:05CZX02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天地创生万物的说法。天地属于创造者层面,是无限;山川属于物的层面,是定限。泥于古人固然是"障",泥于山川同样是"障",因为师山川与师古人都是指向外,属他。惟有师天地,才能有属我的创造,惟有在师天地的层面,心源与造化才能得到统一。是以昔贤画学,既强调破古人之障,也强调破山川之障,以期达于师天地的境界。历史地看,中国绘画早在六朝时就有了"师天地"的追求,此后就成为中国绘画的一贯追求;明代董其昌第一次明确区分了"师天地"与"师山川",从而把师天地的问题提出来,清初的石涛进一步把"师天地"的内涵充分加以阐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