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出 处:《新东方》2008年第3期8-11,共4页The New Orient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提速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生活的和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社会才能永续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政策从又快又好的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前一后的文字变换,体现了政府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决策。如果没有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后劲,社会和谐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文化创新,对我们积极推动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中国马克思主义 文化创新 大众化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A8[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