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心理的闪烁——就谐音音译而言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苹[1] 

机构地区:[1]浙江宁波大学文学院,315211

出  处:《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Sinogram Culture

摘  要:谐音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早在《诗经》中就已出现,《诗经·周南·芣莒》篇中的“采采苯莒”,“苯莒”二字即谐“胚胎”,借托采摘苯莒以祈求怀孕生子。魏晋南北朝时,“采歌以观民风”,民歌是雅俗共赏之作,可读可唱,因此在诗作中更多地呈现民歌风韵的是语音修辞,叠字、

关 键 词:民族文化心理 谐音 音译 艺术表现手法 《诗经》 魏晋南北朝 雅俗共赏 语音修辞 

分 类 号:H15[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