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卫宁[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158-158,共1页Academic Research
摘 要: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是周正春三月,夏正之正月,殷正则二月矣。以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故也。周历与夏历原相差两个月。杨注以周正之三月当夏正之二月,二者仅差一个月,误。此处1981年初版时原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四月。”误。修订版改“四月”为“二月”。再误。而同年《传》“七月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疑是夏正三月时事,于丑正为四月。”此则不误。此处虽与上事不同,但都于同一页中,此处既知夏正与丑正(殷正)相差一月,上例则误夏正周正也相差一月,一页之中。前后矛盾如此。亦失察之过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