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税海模[1]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乐山614004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7-88,共2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2008年,是郭沫若逝世30周年。30年来,随着社会学术思想领域的日趋活跃,关于郭沫若研究的学术纷争也不断产生,近年来更是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状况--拥护者竭力论证和维护其革命文化旗帜的地位,反对者则列举其为文与为人的不足,对其极力否定。其实,作为"人"的郭沫若,"既不像天使那样纯洁,也不像魔鬼那样邪恶,无论是对其神圣化,抑或妖魔化,都是对真实郭沫若的一种遮蔽"。从这一立场出发,本刊约请了几位郭沫若研究方面的专家,分别就目前郭沫若研究存在的问题、郭沫若的自我定位与我们对郭沫若的定位、郭沫若的性格侧面、郭沫若研究的双重祛魅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还原作为"人"的郭沫若与作为学术对象的郭沫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