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海模

作品数:38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郭沫若研究学术革命意识形态人民本位自由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评论》《郭沫若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郭沫若研究话语演化简要述评被引量: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123-130,共8页陈晓春 税海模 
2007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郭沫若研究分类述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后,郭沫若研究在以前单一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逐步演化出另外三种话语:学院派话语、自由主义话语和民间草根话语。由于研究对象郭沫若极其复杂,这四种话语对他的叙述可能都有片面性;这些话语在相互驳难之余,似乎都有必要自...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学院派话语 自由主义话语 民间草根话语 
“郭沫若学”刍论
《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1期41-48,共8页税海模 陈晓春 
本文认为郭沫若学是郭沫若研究知识的学科化形态;跨学科的郭沫若学可以由理论思辨形态的《郭沫若研究概论》,历史梳理形态的《郭沫若研究史》和文献应用形态的《郭沫若研究文献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郭沫若研究概...
关键词:郭沫若学 郭沫若研究概论 郭沫若研究史 郭沫若研究文献学 理论框架 
郭沫若与林语堂文化选择的相逆互补性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39-44,共6页税海模 
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和留学背景不同,郭沫若与林语堂的不同文化选择——郭沫若的孔子儒家文化、欧陆自由主义思想(短暂的)和马克思主义;林语堂的基督教文化、欧美自由主义思想和庄子道家思想——既具有相逆性,又具有互补性。郭沫若、林语...
关键词:郭沫若 林语堂 文化选择 相逆性 互补性 
郭沫若留学日本的多重人生意义
《郭沫若学刊》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税海模 
郭沫若留学日本,对他的一生至少有三重人生意义:一、他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人"和歌唱"人"的著名新文学作家;二、他在原有国学的基础上,接受西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系统训练,形成其中西贯通、文理皆长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郭沫若 留学日本 人生意义 作家 学者 意识形态阐释者 
《郭沫若全集》的学理审视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142-145,共4页税海模 
《郭沫若全集》(38卷本)是迄今为止最齐全的郭沫若著作总汇,新时期以来郭沫若研究原典文献引文大半出自于它,其价值不言而喻。但是,《郭沫若全集》是以作者上世纪50、60、70年代校阅订正的最后版本作为蓝本进行校勘的,对20、30、40年代...
关键词:郭沫若全集 38卷本 学理审视 初版本 原列本 编年本 
郭沫若研究的双重“祛魅”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7-88,共2页税海模 
2008年,是郭沫若逝世30周年。30年来,随着社会学术思想领域的日趋活跃,关于郭沫若研究的学术纷争也不断产生,近年来更是形成了观点截然对立的状况--拥护者竭力论证和维护其革命文化旗帜的地位,反对者则列举其为文与为人的不足,对其极力...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祛魅 当代中国 文化名人 
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精神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2期23-31,共9页税海模 
本文通过对郭沫若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的“个案”考察发现,基督教作为一种有神论西方文化,很难在中国“扎根”;甚至往往被“误读”。特别是它从希腊思想“基因”派生出来的睥睨世俗王权的独立自我观念,尤其难以整合进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中...
关键词:郭沫若 基督教 文化精神 误读 共鸣 共振 
同一副古人骸骨 赋予过不同的艺术生命——《棠棣之花》版本研究被引量:3
《郭沫若学刊》2007年第1期51-59,共9页税海模 
郭沫若历史剧《棠棣之花》在30多年的不断改写中,先后有过十来个不同版本。对这些版本进行研究,发现:同一个古代故事,因为在不同时期赋予过不同现代意识,而形成不同的艺术生命,从而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对于理想社会实现上的政治...
关键词:郭沫若 《棠棣之花》 版本研究 革命意识形态 建构 阐释 宣传 
从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被引量:4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102-105,共4页税海模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以文学史作为主干课可能不太合适,因为文学史本质上是历史课程。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省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认为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应该将该课程定位为“中国...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知识传授型课程 素质培养型课程 高等师范文学教育 
郭沫若与西方文学观念
《郭沫若学刊》2006年第3期11-17,共7页税海模 
郭沫若走上文坛后,其文学观念先后经历了自我表现文学观、宣传利器文学观、意识本位文学观和人民本位文学观几个阶段,由于受个人崇拜时代思潮影响,“文革”时期“位移”为紧跟领袖文学观,对传统文学观念有所回归。郭沫若上述文学观念的...
关键词:郭沫若 文学观念 自我表现 宣传利器 意识本位 人民本位 紧跟领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