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全田[1]
出 处:《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7-31,34,共6页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思想与柏拉图的"相论"有着本质差异。柏拉图的"相论"是建立在"一元惟善论"的基础之上,"相论"的致命弱点就是单向度的、"向外求真"的"一"。"相论"要么导致"绝对对立",要么导致"相对对立",根本不会产生"二元非对立"思维。而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可以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二元非对立"的思维精神,二者之间既是"二元性"构成也是"非对立"的"圆融"、"全息"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