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田

作品数:1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本体论禅宗美学美学二元对立全息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美与时代(美学)(下)》《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子道学全息观念的现代意义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5-8,共4页周全田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文化研究院资助项目"老子道学全息观念的现代意义研究"(编号:zknu E13)
现代自然科学不断验证着老子全息思想的先见之明,其全息思想萌芽对于研究现代哲学、美学、诗学等人文科学具有无限丰富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发掘老子全息思想的更系统更全面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使中华传统文化在...
关键词:老子 道学 全息 传统文化 
论老庄道学美学的全息观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9-12,共4页周全田 
老庄道学美学是根源于"大道"的无限性、全息性的美学。"大道"的无限性、全息性不仅体现在宇宙原初"未分"、"未封"、"有物混成"作为万物之母的本体上,也体现在"有分"、"有封"后的万事万物身上。"齐物"的精神其实就是"合一"的精神、全息...
关键词:老子 庄子 大道 美学 全息 
论禅宗美学的全息观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周全田 
禅宗是一种具有全息学意义的全新的世界观、宇宙观,是与印度佛学的“涅桨”、老庄道学的“混沌”境界相区别的思想。在“本体论”问题上它坚守“不二法门”、“非本体的本体论”;在“色心”、“心法”、“色空”等二元性上,坚持“二...
关键词:禅宗美学 全息学 “本体论” 美的本质 主客观统一 印度佛学 不二法门 对立思维 
论文艺美学本体的全息观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年第3期10-14,共5页周全田 
西方文化可以说有两个致命弱点,即逻各斯中心论和"二元对立"思维悖论。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悟性认识"应该可以克服西方文化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局限,超越西方思维"二元对立"所造成的悖论,在美本质抑或文艺本质问题上,不会陷入西方理性主义...
关键词:文艺美学 全息性 逻各斯中心主义 本体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理性主义 二元对立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本体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周全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学的"以道观之"达到"道通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禅学的"般若直观"达到"不二法门""圆融相即""平常心是道"的妙悟都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的文化思想。真人所达到的妙悟...
关键词:老庄 道学 禅学 以道观之 般若直观 
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年第8期19-21,共3页周全田 
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研究是把现代全息学引入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一种尝试,对于传统美学研究方法也可谓一种突破与创新。在目前美本质问题陷入"本质主义"悖论怪圈的现状下,此种尝试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应该说从全息学角度...
关键词:中国古代美学 全息性 美学研究方法 本质问题 本质主义 形而上学 全息学 意义 
柏拉图相论与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7-31,34,共6页周全田 
中国古代非本体的本体论思想与柏拉图的"相论"有着本质差异。柏拉图的"相论"是建立在"一元惟善论"的基础之上,"相论"的致命弱点就是单向度的、"向外求真"的"一"。"相论"要么导致"绝对对立",要么导致"相对对立",根本不会产生"二元非对立...
关键词:柏拉图 相论 二元对立 二元非对立 
柏拉图“相论”与中国古代本体论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周全田 
中国古代的本体论思想与柏拉图理念之"相论"可以说有着本质差异。柏拉图的"相论"建立在"一元惟善论"的基础之上,"相论"的致命弱点就是理念之"相"是不可再分的"单一"的非合成的完备的"一"。"相论"要么导致"绝对对立",要么导致"相对对立"...
关键词:柏拉图 相论 中国古代本体论 二元对立 二元非对立 
对禅宗美学本体论的反思被引量: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47-51,共5页周全田 
“心性论”是一种柏拉图式思维的产物,是建立在西方传统的逻辑思维(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基础上的本体论,因此“心性论”不可避免地染有西方传统思维的弊病;“空观”是建立在“非逻辑思维”“模糊逻辑”“悟性思维”“不二思维”基础上...
关键词:心性论 空观 非本体的本体 模糊逻辑 
禅宗文化的悟性被引量: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101-105,共5页周全田 
河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3-ZX-120)
宇宙意识是未来哲学、美学、诗学和禅学等等的理论基石,它所涉及的“至大”、“至小”、“大全”与“极限”、“空”、“道”、“真如”、“终因”、“本始”、终极意义、终极关怀、终极本体等,只能在悟性思维中才能解决。知性、理性无...
关键词:禅宗美学 知性 理性 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