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理性主义

作品数:59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车玉玲曾冰王国有徐善伟刘柯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审“情感转向”——《外国文学评论》第十九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高华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单纯致力于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遭到质疑,以斯宾诺莎的情感论述为出发点,外国文学研究界随之发生了一种被称为“情感转向”的潮流,试图重新发掘和分析被西方理性主义规训的情感生活。如何认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
关键词:文学研究方法 文学研究界 外国文学研究 西方理性主义 情感生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斯宾诺莎 情感转向 
西方理性主义美学观对古典乐派的影响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31-134,共4页黄笑宇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一时期的音乐中心是维也纳乐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作品为代表,他们将古典乐派的理性主义美学观展现的淋淋尽致,并且把18世纪欧洲专业音乐水平带入了一个新的艺...
关键词:西方 理性主义 古典乐派 古典风格 音乐美学 
政治学中的中西方知识与智慧——评唐士其《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
《政治思想史》2021年第2期192-195,共4页王颖 
2021年伊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教授再添政治思想领域新作——《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1)这一著作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传统的起源和流变。理性主义作为西方思想传统最基本的特征,发端于古希...
关键词:西方政治思想 西方理性主义 近代思想家 理性主义传统 流变 政治学 中西思想 系统梳理 
中国古代民族文论逻辑体系的建构——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3期119-119,共1页张子川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不断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古代民族文论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即为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论,在此之后不断引入西方文论观念。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论同西方理性主义文论间的差异性逐...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文论 西方文论 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思维方式 西方理性主义 古代哲学 民族文论 
理性的冒险:西方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嬗变与危机
《高教文摘》2020年第10期61-62,共2页牛晓雨 
高等教育系统是复杂系统,大学组织是复杂性组织,因而,任何对它们的讨论都无法脱离它们所依存的社会与历史背景,无法脱离它们的文化与哲学规定性。理性主义,也可以说是理性哲学,是西方各种主义的源头,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历史进程的独特...
关键词:高等教育系统 大学本质 理性主义哲学 西方理性主义 理念嬗变 理性哲学 自我主张 历史进程 
理性的冒险:西方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嬗变与危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102-108,共7页牛晓雨 
理性主义是西方现代大学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哲学拱心石。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经历了古希腊理性主义大学理念、英法启蒙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和晚近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嬗变。理性主义大学理念指引着大学从"构思中...
关键词:西方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 理性 嬗变 危机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文明内蒙古”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期28-31,共4页郭冬梅 
内蒙古自治区党校校内课题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的文明概念,区别于近代以来西方理性主义的文明内涵,其卓越的理论贡献在于,它抛弃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抽象的、笼统的文明概念,并对其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和不同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文明现象以唯物史观进行了的分析。马...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西方理性主义 对抗性矛盾 社会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 文明 理论视阈 内蒙古 
波普尔政治哲学与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刘振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ZXC006)
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影响甚广。波普尔将苏格拉底的理性传统看作西方文明的根基,并认为其批判理性主义的实质正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基于其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批评整体论社会科学方法,并且提出了零碎社会工程...
关键词:波普尔 苏格拉底 理性主义 社会科学 
在形式与经验之间——读吴振西先生三则
《南腔北调》2019年第5期76-83,共8页杨琼 
一.有意味的形式"在各个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这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于1914年提...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 经验 艺术作品 西方理性主义 审美感情 美学观点 《圣经》 传统艺术 
作为身心治愈的“神圣”——论海德格尔的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批判
《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32-144,共13页金寿铁 
海德格尔一边宣告2500年的西方哲学史的终结,一边号召人类为迎接新的世纪做准备。西方形而上学之所以宣告终结,是因为它始终以存在者为中心、以理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大幅压缩裁剪存在的视域与意义,以致彻底根除了"无"的历史地位。鉴...
关键词:理性主义 理性  神圣 治愈 新的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