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论

作品数:704被引量:89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方立天耿静波刘学智罗安宪李敬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阳明心性论的积极心理学诠释
《肇庆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李炳全 杨晓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BBA1800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5YJAZH029)。
王阳明心性论主要有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事上磨等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且深邃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心即理”鼓励人们深入内心,挖掘、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实现内在的和谐与成长“.致良知”鼓励人们去除私欲,回归本心,在面对苦难和...
关键词:王阳明 心性论 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从“中和”思想探析朱熹的心性论——以《中庸》“中和”思想为例
《福建史志》2025年第1期44-52,92,共10页张文杰 
《中庸》中和思想关乎心性问题,汉唐诸儒很少加以形而上的关注。理学家借助《中庸》建构本体论,对其中心性问题加以系统阐发。北宋诸儒多认可“凡言心者皆指已发”,提倡“体验未发”的气象。朱子遵循这一理路,在李侗和张栻等影响下形成...
关键词:《中庸》 中和 朱熹 心性论 
论孟子尽心以孝——以“后丧逾前丧”争论为中心
《今古文创》2025年第5期46-48,共3页王佳仪 
孟子因“后丧逾前丧”的问题使得一些人对他的德行和礼制观念产生了质疑。面对争议,孟子提出了“尽心以孝”的孝道观点,他认为孝更重要的是内心与道德的内在统一。孟子提高丧礼规格的做法,强调了礼制应该根据个人身份、经济条件和社会...
关键词:孟子 尽心以孝 心性论 礼制超越 
心性论:中国古代乐教与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传统学术话语
《美育学刊》2025年第1期8-15,共8页罗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演变的文化归因研究”(BLA180225)的阶段性成果。
心性论既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古代乐教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强调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对人心的化育,其理论话语带有浓厚的心性论色彩。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虽建立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但是其价值...
关键词:心性论 古代乐教 近代音乐教育 传统学术话语 
传统境界-工夫论对情志调摄的启示意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12期6372-6375,共4页王哲 李良松 
国台办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项目(No.GTB2017-17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4M750262)。
中医学脱胎于传统哲学,融纳吸收了心性哲学的思想精华,注重心身关联,突出心神主导,强调情志调摄,在心身疾病的诊疗方面独树一帜。境界-工夫论是传统心性哲学特有的内容,儒释道三家之学对此有精深至当的阐发,以修养工夫锤炼方法,以境界...
关键词:境界 工夫 心性论 情志调摄    启示 
韩儒艮斋心性论的理论结构、特征及价值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陈微 邓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YJCZH033);宁波工程学院科研培育项目(2022TS20)。
为了深入探究韩儒艮斋心性论的理论结构、特征及价值,采用概念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阐述了“性尊心卑”“性为心宰”“小心尊性”“心本性”“性师心弟”诸说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艮斋心性论深通而精致的理论结构,揭示了其心性论推尊本体...
关键词:艮斋 程朱 栗谷 性师心弟 
王通君子人格观研究
《华夏文化》2024年第4期7-8,共2页李聪 
学界对王通的王道思想、心性论思想研究较多,但从心性论角度对王通的君子观研究较少。《文中子》的君子人格观首要原则是以道德为规定,并通过“诫”与“思”等方式调节“人心”与“道心”,并以“心”的无迹化转向通达“至德要道”的最...
关键词:君子人格 王通 文中子 王道思想 君子观 心性论 至德要道 首要原则 
中井履轩《孟子逢原》对心性论的诠释
《哲学研究》2024年第10期53-62,共10页张捷 
中井履轩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思想家,其《孟子逢原》对心性论的探讨具有日本特色。履轩对心、性、情、才均作了泛言与专言之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非对立关系。道德判断是道德行为成立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相较于道德动机更具本源性...
关键词:中井履轩 《孟子逢原》 心性论 道德情感 道德判断 
宋代雅乐美学的理学化及其思想内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5期87-93,共7页刘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代《诗》乐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015)。
北宋时期,儒学出现了义理化倾向,理学开始兴起。到了南宋之时,理学得到全面深入发展。这一时期,作为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雅乐也深受理学影响,并在美学思想上表现出明显的义理化倾向。到了南宋时期,雅乐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美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宋代雅乐 理学 本体论 气论 心性论 
汉晋佛学心性论的转变:从神不灭论到佛性论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21-32,共12页赵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佛教在初传中国之时,便被视为黄老道术之一种。道家与道教养生术的“守神”“养神”等观念,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佛教实践的理解,而作为灵魂、精神的“神”观念也与佛教思想相融合,进入到早期汉译佛典之中。东晋时期,本土佛教学者又基于《...
关键词: 自然 佛性 心性论 《庄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