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涛[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
出 处:《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2期38-41,共4页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俄罗斯文学与末世论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CWW004
摘 要:佩列文的中篇小说《黄箭》以"黄箭"这一概念为核心,构建了由三个层次构成的象征世界。首先,在最宏观层面上,列车"黄箭"象征着负载人类命运的时空,也就是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黄箭是开往断桥的列车,列车的毁灭,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其次,"黄箭"也是当代俄罗斯社会的象征。在俄罗斯当代社会这列火车上,看不到人的尊严,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更无从寻觅未来的希望。"黄箭"的第三层象征意义,已经指向最微观层面的个体生命。作者流露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注定毁灭的个体生命的悲哀。作家在个体生命、现实社会和人类命运三个不同层面上运用"黄箭"作为象征,在貌似轻松的叙事中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问和对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