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列文

作品数:65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永旺冯雪祖艳刘辉辉王树福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巢湖学院学报》《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沌世界中追寻存在的意义——论佩列文后现代主义小说人物的“边缘性”
《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冯雪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佩列文小说人物的边缘性特征研究”(2019QD006)的结题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23CWW022)的阶段性成果。
“边缘性”是佩列文小说文本的显著特征。无论是人物塑造,时空关系还是文化意蕴,都呈现出边缘性特征。作家在小说中借由各种居间的文化载体,通过意识主导下充满不确定性的时空关系消解小说传统意义上的“人物”概念,将其置换为“人形”...
关键词:佩列文 后现代主义 边缘人 边缘性 存在 
B.索罗金《马纳拉加》和B.佩列文《超人类主义公司》:反乌托邦文学中的认知扭曲和文化仿真
《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杨可(译) 
本文分析了当代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的主要问题和主题。我们认为,在当代反乌托邦文学中,对文字和图书文化永生信念的丧失这一情节往往伴随着关于人性或进步危险的争论,并且,这种进步危险常常被认为完全不可避免。20世纪的反乌托邦文学展...
关键词:反乌托邦 认知扭曲 文化符号仿真 B.索罗金 B.佩列文 
佩列文长篇小说《昆虫的生活》中的变形母题与块茎叙事
《中国俄语教学》2023年第4期10-18,共9页刘鑫 郑永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俄罗斯民间动物故事的叙事艺术研究”(21BWW035)的阶段性成果。
长篇小说《昆虫的生活》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维·奥·佩列文的经典之作。作家在这部作品中将存在物置于虚实之间的“中间地带”,运用超现实的变形手法将后苏联社会的芸芸众生幻化成各种昆虫。《昆虫的生活》中的所有主人公均没有固...
关键词:维克多·佩列文 《昆虫的生活》 变形母题 块茎叙事 后现代主义 
佩列文科幻小说《超人类主义公司》的自然文本阐释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4期147-155,共9页刘怡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体裁演变史研究”(21AWW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如何处理好通俗化与文学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文学创作者的难题。俄罗斯当代作家佩列文集畅销书作家和后现代主义科幻小说家于一身,其科幻小说《超人类主义公司》既是严肃文学的经典之作,又是一本广受读者青睐的畅销书。本文运用乌克斯...
关键词:佩列文 《超人类主义公司》 乌克斯库尔 自然文本 
《“百事”一代》中的困境隐喻
《世界文化》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范晴晴 
维克多·佩列文(1962-)是俄罗斯后现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俄罗斯当代的社会生活,神秘的笔法、后现代的叙事,吸引了一大批读者,被称为俄罗斯严肃文学中“唯一的畅销”,在众多阅读者中不乏那些“近些年除了电话号码簿以外什...
关键词:严肃文学 《“百事”一代》 维克多·佩列文 后现代派 全方位反映 精神状态 俄罗斯 
边界地带的求索——佩列文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孔俐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尤里·洛特曼著作集汉译与研究”(21&ZD284)的阶段性成果。
自古以来,东西方问题是贯穿于俄罗斯历史的一条红线。横跨亚欧大陆的地理位置,彼得大帝西化改革和蒙古—鞑靼统治等历史事件赋予了俄罗斯浓厚的东西方双重文化烙印,使之有如一只同时向东西方张望的双头鹰,身份认同问题一直积淀在俄罗斯...
关键词:佩列文 东西方 身份认同危机 
佩列文创作中的科幻与奇幻
《俄罗斯文艺》2022年第2期29-39,共11页阎美萍 
本文梳理了维克多•佩列文的科幻创作,通过对比其早期小说与21世纪所创作的小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幻想元素一直贯穿于佩列文创作的始终。借助科幻这一题材,佩列文谈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人类自由、人的异化、人与人工智能的关...
关键词:佩列文 科幻创作 人工智能 虚幻现实 
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以索罗金和佩列文为例
《海外文摘》2022年第10期11-13,共3页徐瑶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KY2021014)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综合实力的表现。中国形象是一个民族或社会基于自身现实对中国的集体想象。“中国”这个拥有表象特征的词汇早在12世纪就出现于古代罗斯的文学著作《伊戈尔远征记》中了。随着中国和俄罗斯互相交往的加深,中国形象在...
维克多・佩列文与东方后现代主义被引量:2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2年第1期68-76,共9页郑晓婷 
2021年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立项及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佩列文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化经典”(2022155114)的阶段性成果。
“东方后现代主义”自提出以来,作为一个假定性文学概念尚未被充分讨论。俄罗斯当代作家维克多•佩列文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将“后现代”与“东方性”结合,进行了以东方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创作实验。佩列文的东方后现代主义创作超...
关键词:佩列文 东方后现代主义 自我东方化“中国故事” 
从平行宇宙视角看《夏伯阳与虚空》的叙事特色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87-89,共3页周昱彤 
平行宇宙概念发展至今,其范围不断扩大,与其他领域联系逐渐增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平行宇宙理论。本文运用这一学派理论对俄国作家维克多·佩列文的作品《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叙事学理论特色,从文本的具体呈现、线...
关键词:平行宇宙 叙事学 佩列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