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婷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佩列文俄罗斯文化象征意蕴橡树永恒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边疆经济与文化》《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戏剧之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把布罗茨基还给俄罗斯——评《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2年第1期50-55,85,90,共8页郑晓婷 
邦达连科的《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是俄罗斯布罗茨基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一反将布罗茨基视为"世界诗人""世界主义者"的论调,从布罗茨基创作个性中的宗教、人民、反叛与民族因素来论证诗人固有的"俄罗斯性"。与2003年中文版和2006年俄...
关键词:布罗茨基 俄罗斯性 邦达连科 传记 
维克多・佩列文与东方后现代主义被引量:2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2年第1期68-76,共9页郑晓婷 
2021年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立项及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佩列文小说创作与中国文化经典”(2022155114)的阶段性成果。
“东方后现代主义”自提出以来,作为一个假定性文学概念尚未被充分讨论。俄罗斯当代作家维克多•佩列文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将“后现代”与“东方性”结合,进行了以东方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创作实验。佩列文的东方后现代主义创作超...
关键词:佩列文 东方后现代主义 自我东方化“中国故事” 
遗失的黑匣子:《斯塔夫罗金的忏悔》中心意义探究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82-86,共5页郑晓婷 
自发表之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Бесы)第二部第九章《斯塔夫罗金的忏悔》(ИсповедьСтаврогина)因涉及“淫秽”情节未被收录。作家本人在小说的构思和修改阶段十分重视该章,将其视为小说的思想和结构中心。主...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斯塔夫罗金的忏悔》 《群魔》 女性问题 
《夏伯阳与虚空》的经典性与大众性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81-84,共4页郑晓婷 
佩列文的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诞生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由“热”转“冷”的时期,却是促使佩列文进入“经典作家”行列的重要作品。小说《夏伯阳与虚空》是经典性与大众性的融合,体现出作家对待俄罗斯文学传统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
关键词:佩列文 《夏伯阳与虚空》 大众性 经典性 
漫谈俄罗斯文化中的橡树被引量:3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年第8期85-86,共2页郑晓婷 
在古俄罗斯时代,橡树被尊称为圣树,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重要的仪式都在橡树下进行,供品也必须用橡树枝加以装饰。人们对橡树,尤其是老橡树膜拜、祭祀、祈祷,把它称为神圣的树,严加保护。在俄罗斯文化中,橡树象征着永恒和生命力。本文通...
关键词:橡树形象 永恒 力量 男性 象征意蕴 
从《别尔金小说集》看叙事的历时与共时艺术
《戏剧之家》2016年第6期222-223,共2页郑晓婷 
在普希金之前,俄国的诗歌取得了一定成绩,杰尔查文、茹可夫斯基都是普希金的先导,但在普希金之前的小说创作方面,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值得推崇的作品。因此,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他的开创性和典范性。高尔基就曾说过,俄国的散文是...
关键词:别尔金小说集 叙事 历时 共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