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危机

作品数:192被引量:48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容中逵刘艳梁玉晶毛菊冯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黎的雨》对当代俄罗斯族的身份认同危机书写
《俄罗斯文艺》2024年第4期90-99,共10页李新梅 
上海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2019BWY028)的阶段性成果。
罗曼·先钦的新作《巴黎的雨》,不仅延续他之前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笔法塑造了像大多数当代人那样的小人物形象,而且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俄罗斯族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本文尝试运用身份认同理论中的族群认同、国族认同、区域认同...
关键词:罗曼·先钦 《巴黎的雨》 当代俄罗斯族 身份认同危机 
空虚与破碎——《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中的身份认同危机
《今古文创》2024年第48期32-34,共3页查雨晨 
本文基于身份认同理论,深入剖析了村上龙的小说《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中展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小说通过描绘一群在日本美军基地附近成长的青年,揭示了他们在美国文化冲击下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失落。主人公阿龙及其朋友们的极端行为,反...
关键词:村上龙 文化身份 身份认同危机 日本战后社会 
电影符号学视角下的《刺猬》符号分析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22期51-53,共3页钟丽颖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当代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和心理孤独感。近年来,这种孤独感和对自我保护的需求成为全球范围内讨论的重要议题,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都在反映这一时代主题。顾长卫导演的电影《...
关键词:符号元素 顾长卫 科技与经济 身份认同危机 人物动作 自我保护 符号分析 电影作品 
涵养乡村“教育家精神”的《普通教育学》文化育人空间构建
《村委主任》2024年第17期240-242,共3页王萌 
重庆市2021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普通教育学》项目(证书号:2022-3-130)研究成果;重庆市2022年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号:129号)建设成果。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阐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
关键词:乡村教育 以文化人 文化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材施教 身份认同危机 启智 求是创新 
《偶遇者》中朱莉的身份认同困境及自我追寻
《今古文创》2024年第32期10-12,共3页张碧竹 王艳文 
本文深入探讨了《偶遇者》中主人公朱莉在南非殖民主义背景下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和自我追寻。朱莉努力追求个体身份和自我价值,同时在服从与反抗男性社会习俗之间进行内心斗争,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她面对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挑战,在...
关键词:身份认同危机 身份认同 《偶遇者》 身份建构 文化认同 
《无声告白》中的边缘人身份探寻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3期14-16,共3页刘李银 
《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深入描绘了20世纪70年代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丈夫詹姆斯与他的白人妻子玛丽琳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内斯、莉迪亚和汉娜——所组成的家庭的故事。这个看似和谐且成...
关键词:《无声告白》 身份认同危机 莉迪亚 身份探寻 华裔女作家 伍绮诗 边缘地位 玛丽琳 
在羞耻与渴望之间——后殖民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沉沦》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陈义望 
郁达夫的《沉沦》是一部描绘民国初期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内心困境和文化冲突的经典作品。本文以弗朗茨·法农的精神分析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了主人公面对多重文化背景时的心理压抑、自卑感和民族悲哀。从传统精神分析对《沉沦》解...
关键词:郁达夫 《沉沦》 法农 后殖民精神分析 心理压抑 身份认同危机 
丁老师为什么不想当老师了?——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实践困境的制度分析被引量:7
《中国特殊教育》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刁龙 陆文一 王维昊 王亚男 
基于身份认同危机理论,通过对南方某小学的“弃业”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资源教师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异质性层级压力及其制度归因。研究发现,资源教师在纵向上,受到由扭曲激励机制带来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与失效协同机制带...
关键词:融合教育 身份认同危机 资源教师 个案研究 
云南边地风景的发现——以《红河之月》为中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石健 
语言学家邢公畹的文学代表作《红河之月》,生动地呈现了1940年代云南边地绚丽多姿的画卷。对边地多重风景的发现,既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亦极大扩充了文化蕴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所秉持的左翼立场有所变异,反思暴力和消弭矛盾,以...
关键词:《红河之月》 云南边地 风景 民族团结 身份认同危机 移情 
基于实践理性的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和化解策略
《文教资料》2023年第22期189-194,共6页董芸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1年)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1JY43D主持人:董芸)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小学教师呈现出身份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经济收入认同度低、政策认同度一般、自我认同感不高、社会认同度低、乡村文化认同度一般。研究基于实践理性的工具向度、价值向度和交往向度来探析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形成机理,并据此...
关键词:实践理性 乡村小学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形成机理 化解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