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探寻

作品数:67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树艳白杨张则元袁家丽黄漫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永远的“局外人”:阿尔贝·加缪的殖民流散叙事与身份探寻
《探索与批评》2024年第2期110-121,共12页徐好迪 
阿尔贝·加缪的诸多作品都极为关注阿尔及利亚的社会问题,致力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发声。然而,加缪的阿尔及利亚出身也给他带来了“边缘者”身份,他既是难以融入法国社会的阿尔及利亚人,又是阿尔及利亚民族眼中的外族侵略者,这种流散的生...
关键词:阿尔贝·加缪 殖民流散 文化身份 
“物之镜,人之殇”:《继承失落的人》中的空间物语与身份探寻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霍超 南健翀 
《继承失落的人》中的物在多个空间维度中发挥了强大的施事作用,空间也与物相互交织联系进而影响并塑造小说人物。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观之,物协助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及心理空间的构筑:物决定着阶层与归属,物连接或毁灭关系网络,物...
关键词:继承失落的人 物书写 施事性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 身份困境 
战后香港文化身份探寻:李铁与“中联”电影艺术风格被引量:1
《电影艺术》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周子恒 方睿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冷战时期英国在香港的文化宣传活动研究(1946-1991)”(23CXW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中联电影公司创办人之一,李铁在香港粤语电影的黄金时代有过诸多佳作,在香港地区电影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他与“中联”的制片方针、创作实践及文化想象都集中反映了香港地区知识分子在战后文化“冷战”的氛围下,踯躅于传...
关键词:李铁 “中联”公司 粤语电影 香港左翼影人 文化身份 
《半个英国人》中的创伤书写与身份探寻
《今古文创》2024年第25期25-27,共3页魏瑞颖 
夏洛特·门德尔松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犹太裔女性作家之一,离散群体的创伤与身份问题一直是其小说关注的核心。《半个英国人》于2013年入选英国布克奖长名单,讲述了一名混血女孩在英国饱受歧视,痛苦成长的故事。门德尔松立足于“犹太裔...
关键词:《半个英国人》 创伤 少数族裔群体 流散 身份建构 
《无声告白》中的边缘人身份探寻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3期14-16,共3页刘李银 
《无声告白》是华裔女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深入描绘了20世纪70年代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丈夫詹姆斯与他的白人妻子玛丽琳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内斯、莉迪亚和汉娜——所组成的家庭的故事。这个看似和谐且成...
关键词:《无声告白》 身份认同危机 莉迪亚 身份探寻 华裔女作家 伍绮诗 边缘地位 玛丽琳 
托妮·莫里森《秀拉》中的黑人女性身份探寻
《普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4-66,共3页王美霞 
《秀拉》是非裔女作家莫里森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莫里森是一位政治意识浓厚的小说家,作品通过刻画黑人女性在性别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双重困境下与现实空间进行对抗、互动,从而指明建构自我身份的方向,表达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所面临...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身份 
从犹太流亡者走向马克思主义——彼得·魏斯在《调查》中的身份探寻
《外国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155-178,共24页崔诗韵 
文献剧《调查》作为魏斯从封闭自我的犹太流亡艺术家向参与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转变的标志性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在这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所引起的复杂纠葛。本文从该剧隐匿的犹太元素及其中暗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尝...
关键词:《调查》 大屠杀 民族-国家 马克思主义 世界主义 
创伤、身份与疗愈--论《冰之焰》中的创伤书写和身份探寻
《河池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蒋姗蓉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共同体意识与身份构建书写”(YCSW2022127);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书写与身份认同”(YCSW2019058)。
作为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冰之焰》以女主角罗烈焰对创伤往事的回溯为中心,着重刻画了隐藏在主人公个体创伤背后的过往女性群体,进而还原了女性在创伤疗愈过程中对自我身份的探寻。此外,小说透过创伤书写,不仅展现了纪尘对女性命运的深...
关键词:《冰之焰》 个体创伤 女性群体 创伤疗愈 自我身份 
镜像理论视域下《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身份探寻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2年第12期4-6,共3页李佩佩 
江苏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他者’镜像下的毁灭——《弗兰肯斯坦》中怪物的身份建构”(项目编号:2022XKT1113)的研究成果。
玛丽·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女作家,她创作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由此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被誉为最杰出的哥特式小说之一。本文试图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的角度出发,探析由人类亲手创造出来的怪物从最初对自我...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 镜像理论 怪物 他者 身份 
他者凝视中的自我身份建构——《幸福过了头》中索菲娅的身份探寻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5期64-66,共3页李韶华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当代诺奖小说的叙事艺术对甘肃小说“走出去”的启示》(20BY077)阶段性成果。
索菲娅是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幸福过了头》中的核心人物。文章从镜像理论的角度解读索菲娅的身份建构及其变异过程,索菲娅在家庭空间的积极镜像影响下具有了女性觉醒意识,但又在社会空间的消极镜像影响下发生异化,使自我身份建构...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  幸福过了头》 索菲娅 身份建构 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