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

作品数:101被引量:70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朱旭东高隽张继焦任剑涛陈永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家自主性与东南亚现代国家构建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王海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国家自主性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域外对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BZZ078)。
全球体系中的现代国家,处于国际体系和国内社会的临界点上。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能够根据国家间关系的需要自主行动,而在国内层面能够独立于多元社会群体进行自我决策。现代国家构建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构建的统一。国...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 现代国家构建 民族-国家 民主-国家 
滕固美术史学中的多重民族-国家叙事
《当代美术家》2025年第1期74-86,共13页张学峰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史新知识体系形成研究”(项目编号:2022NDYB158);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书写的叙事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2SKGH293)研究成果。
近现代中国的民族—国家叙事,既是政治浪潮,又是文化浪潮。滕固是现代美术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从美术史分期、风格学转化、士大夫画发展三个层面,叙述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史。他是从美术史理论层面,探寻民族—国家叙事的先驱者。首先...
关键词:滕固 美术史学 中国美术史 唐宋绘画 民族—国家叙事 风格学 士大夫画 
“人民文艺”形态与“民族-国家”身体叙事——延安新秧歌剧多模态话语阐析
《音乐研究》2024年第5期42-52,共11页仝妍 胡博 
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学科建设视野下中国当代舞蹈批评话语体系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DE011);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家在场’视阈下民族舞蹈学中国学派的知识范式与学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YJA760078)的阶段性成果。
新的社会秩序观念在重新建构的同时,身体的存在方式和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方式都会发生较为特殊的变化。“新种歌剧”作为新的叙事性身体,经过改造与规训,以“身体的革命”完成“打破-重塑”的话语机制的成型,最终成就“民族-国家”的身体...
关键词:人民文艺 延安文艺 新秧歌剧 多模态 身体话语 
当代西方技术民族主义的本质意涵与表现类型被引量:1
《科学学研究》2024年第3期484-491,共8页程志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BZX039)。
从民族、民族主义与技术民族主义的内在关系看,技术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科技活动中的渗透与体现,其本质特征是特定民族-国家为追求或维护本民族-国家的技术独立或领先地位,要求本民族-国家技术活动遵循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强调...
关键词:技术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目的-手段 表现类型 
民众、民族-国家与牺牲者——鲁迅的《药》及其他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4年第1期77-89,共13页李晨 
对短篇小说《药》的解读,存在着某些固化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将夏瑜坟头的“花环”视为鲁迅表现“亮色”的“曲笔”,但在这一“亮色”中也蕴涵着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而更充分体现“亮色”的则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的相遇,由此可见鲁迅对...
关键词:《药》 以言行事 文学表达 批判国民性 牺牲者 曲笔 亮色 社会史 
乡村振兴下彝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陆尚瑜 
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思想指导下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XJPYB2021015
本文作者以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原特口甲谷乡的乡村振兴为例,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视角,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从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着眼,详细研究分析了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性在消解民族-...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国家认同 乡村振兴 
“南北”畛域/统一中的“东北”——以赵君豪《东北屐痕记》和严独鹤《北游杂纪》为视线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31-151,共21页杨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031)。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不仅开中国新闻史之先河,更是搭建了一个认识和展现“新东北”的平台。检视彼时沪、沈、平、津等地各报(方)报道,特别是细读观察团重要成员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履痕记》和《...
关键词: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 赵君豪 严独鹤 东北 东北文化社 民族-国家认同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宪制内涵被引量:5
《法学论坛》2022年第6期28-37,共10页沈寿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中国方案研究》(22AZD05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建设和民族整合是宪制国家的基本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宪制意义上就是中国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其中的“民族”是包含中国法定56个“民族”(ethnic groups)的“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国家”指的是“中...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国家 国家建设 民族整合 宪制内涵 
“南北”畛域/统一中的“东北”——以赵君豪《东北屐痕记》和严独鹤《北游杂纪》为视线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6期182-205,235,236,共26页杨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031)。
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1929年5月的东北之行,不仅开中国新闻史之先河,更是搭建了一个认识和展现“新东北”的平台。检视彼时沪、沈、平、津等地各报(方)报道,特别是细读观察团重要成员赵君豪与严独鹤记述此行的长篇游记《东北屐痕记》和《...
关键词:上海日报公会观察团 赵君豪 严独鹤 东北 东北文化社 民族-国家认同 
从犹太流亡者走向马克思主义——彼得·魏斯在《调查》中的身份探寻
《外国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155-178,共24页崔诗韵 
文献剧《调查》作为魏斯从封闭自我的犹太流亡艺术家向参与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转变的标志性作品,充分体现了作家在这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所引起的复杂纠葛。本文从该剧隐匿的犹太元素及其中暗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尝...
关键词:《调查》 大屠杀 民族-国家 马克思主义 世界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