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民族-国家与牺牲者——鲁迅的《药》及其他  被引量:1

People,Nation-State and Victims:Lu Xun's"Medicine"and Related Top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晨[1] Li Chen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1期77-89,共13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对短篇小说《药》的解读,存在着某些固化模式,最突出的就是将夏瑜坟头的“花环”视为鲁迅表现“亮色”的“曲笔”,但在这一“亮色”中也蕴涵着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而更充分体现“亮色”的则是华大妈与夏四奶奶的相遇,由此可见鲁迅对民众联合的基础及可能性的深入探索。在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脉络中,鲁迅选择“华”“夏”二姓,则是其探索“文化中国”与“革命中国”乃至民族-国家融合等重大命题的文学表达。因而,《药》就不仅仅是批判国民性与祭奠牺牲者的结合,它同时指向以言行事意义上的见证与写作,指向对国民更真切的感知和对革命更深切的期待。

关 键 词:《药》 以言行事 文学表达 批判国民性 牺牲者 曲笔 亮色 社会史 

分 类 号:I210.97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