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建强[1]
出 处:《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4-7,共4页Journal of Yuncheng University
摘 要: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技术作为生产力水平的标志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被资本家作为资本用来追求剩余价值,反而激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的矛盾。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上占统治地位和拥有绝大部分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正确理解技术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马克思关于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认为只有确立共产主义良好规范,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社会和谐的动力,而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又必须实现技术的高度发达。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