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小说的虚构——兼谈《三国演义》虚构的得与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军[1] 陈大远[1] 刘志刚[1] 路巍[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出  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552104)

摘  要:历史小说不同于历史著作,不应当拘泥于历史事实,而应当允许作者合理的想象与虚构。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实,虚构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小说的特点,跟一般小说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三国演义》在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上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时有败笔,远未达到尽善尽美。

关 键 词:历史小说 虚构 限度 《三国演义》 败笔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