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左翼文学棒球监控装置监测装置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小说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地方革命文艺资源的人文教育价值——以哈尔滨左翼文艺资源为例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1期152-154,共3页刘志刚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革命文艺资源在思想育人中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进路研究”(SJGY20200386)。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革命文艺资源,这些文艺资源在斗争精神、斗争经验、艺术品格等方面为地方学校的人文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性知识体验。地方革命文艺呈现出的民族斗争精神,为构建新时代青年的政治理想提供了精神...
关键词:地方革命文艺 人文教育 哈尔滨左翼文艺 
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左翼文学的在地性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16-121,共6页刘志刚 
20世纪初的哈尔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简称马列主义)进入中国内地的中转站,有着丰饶的左翼土壤,“红色之路”使哈尔滨左翼作家获得了在地性的马列主义思想体验。关内五四文学、革命文学和苏俄文学在哈尔滨汇集,使左翼作家获得了多重...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哈尔滨 左翼文学 文学在地性 
《笑的风》和《生死恋》中的爱情言说
《南腔北调》2020年第12期80-85,共6页刘志刚 
2019年12月,王蒙在《人民文学》第12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笑的风》,之前在《人民文学》(2019年第1期)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生死恋》,在《上海文学》(2019年第1期)上还发表了《地中海幻想曲》,这些作品都书写了爱情,王蒙掀起了一个爱情小...
关键词:爱情小说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生死恋》 王蒙 中篇小说 地中海 
荒诞叙事下的精神漫游——孙彦良的小说世界
《小说林》2018年第6期98-112,共15页徐志伟 何凯旋 孙彦良 吕瑛 老长 孔广钊 梁帅 姜胜群 戴志敏 刘志刚 曲光楠 车志远 陈秋雷 赵聪 范娉婷 韩金桥 刘雪姣 郑美睿 阿尔卡季 刘世浩 冯达 王粟玉 朱冰鑫 孙崇云 陈慧超 于兆枫 卢中影 
时间:2018年10月27日9:00-12:30地点: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楼徐志伟:首先向初次参加活动的朋友和同学介绍一下这个论坛。这个论坛由何凯旋院长和乔焕江老师创办,已经举办过七期,在省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但遗憾的是,后来因乔焕江老...
关键词:小说世界 精神漫游 荒诞叙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创作情况 论坛 打电话 黑龙江 
从《黑白男女》看刘庆邦“煤矿文学”的新变
《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147-152,共6页刘志刚 
作家刘庆邦数十年来一直心系底层矿工命运,其近作《黑白男女》是对"后矿难"矿工生活持续关注的成果。较之于之前的作品,这部小说在题材选取、思考视角及创作经验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体现了作家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也...
关键词:刘庆邦 小说叙事 神木 创作经验 现实生活 上海文艺出版社 现代性 人物设置 系列小说 主要人物 
论萧红复杂的死亡情感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年第5期118-119,共2页刘志刚 
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哈尔滨<文化报>新启蒙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097)
萧红对待死亡的情感是复杂的、变化的。她在创作早期更多地体现出对死亡的恐惧,而越是到创作的后期,特别是"扶桑之旅"后,她对待死亡则充满了直视。
关键词:萧红 恐惧 直视 
试论历史小说的虚构——兼谈《三国演义》虚构的得与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刘军 陈大远 刘志刚 路巍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552104)
历史小说不同于历史著作,不应当拘泥于历史事实,而应当允许作者合理的想象与虚构。作为严肃的历史小说,应该本着虚实参半的原则去创作,做到虚实相生,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主要的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的性格应该符合历史的真...
关键词:历史小说 虚构 限度 《三国演义》 败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