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药酊剂微生物检出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施鸿[1] 孙蕾[1] 周琴妹[1] 邵家德[1] 

机构地区:[1]江苏省中医院制剂部,南京210029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年第8期663-664,共2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中药酊剂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溶解或用流浸膏稀释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标准规定:(不含药材原粉的)其他局部给药制剂,每1g、1mL或每10cm^2中的细菌数、霉菌数(和酵母菌)均不得超过100个,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钢绿假单胞菌。较前版药典对细菌数的限度提高了要求。

关 键 词:微生物限度标准 中药酊剂 乙醇提取 《中国药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液体制剂 假单胞菌 稀释法 

分 类 号:R286[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