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维[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109-112,共4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卫中教授的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的部分成果
摘 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一直都非常重视语言问题,但传统的研究多把语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形式因素,对于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其估价就非常有限。朦胧诗在上世纪80年代的异军突起,为了恢复诗歌语言的敏锐,使思维和表达充满弹性和活力,它以其大胆的批评精神和新奇独异的语言特质,为诗歌及整个新时期文学开辟了新的景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