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得分法在非随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惠馨[1,2] 李卫[1] 王杨[1] 王睿[3] 胡泊[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生物统计部,北京市100037 [2]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系 [3]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出  处:《中国循环杂志》2008年第4期289-289,共1页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摘  要:观察性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常见,这种非随机的临床研究经常是由于伦理道德或实际操作可行性等原因,导致临床研究时无法控制对治疗组的分配,因此该类型的临床研究不具有经过良好设计和实施的随机临床研究的优点,以至于病人基线变量在不同治疗组间可能差异相当大,从而可能导致对治疗疗效的有偏估计,使得治疗组间没有直接的可比性。目前国际临床研究领域采用一种通过调整非随机研究中组间基线变量的不均衡性、从而减少研究可评价偏倚的方法——倾向得分法(propensity score)。该方法于1983年提出,近几年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

关 键 词:随机临床研究 分法 国际临床研究 医学研究 非随机研究 治疗组 伦理道德 治疗疗效 

分 类 号:R739.630.5[医药卫生—肿瘤] R917[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