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眼科医院,天津300020
出 处:《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年第9期994-99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虹膜支撑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phakie intraocular lens)植入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33例(58只眼)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患者植入Vefisyse虹膜嵌夹VRSM60型PIOL。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0.5者占98.2%(57/58),6个月时98.2%(57/58),术后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0.8者占74.1%(43/58o6个月时占89.6%(52/58o术后裸跟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占93.1%(54/58),6个月占98.2%(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个月时占81%(47/58),6个月时占89.6%(52/58)。患者术后3个月时眼压与术前相比右眼t=0.709,P=0.485左眼t=0.949P=0.35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只眼出现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3只眼一周内恢复,1只眼压升高持续2个月,眼压在22~30mmHg,经治疗后缓解,恢复正常。3个月后未再出现眼压升高,但该眼瞳孔增大约6mm,大于IOL光学区,偶有单眼复视存在。患者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同手术前相比,右眼t=3.562P=0.006左眼t=3.051P=0.0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手术过程及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对角膜内皮细胞是有损伤的;术后6个月2只眼可见PIOL表面炎性反应物沉积;6只眼可见嵌夹在晶状体攀处的虹膜局限性萎缩;2只眼出现一侧人工晶状体攀从嵌夹于虹膜处脱离。结论PIOL植入术治疗矫正屈光不正高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是补充角膜屈光手术不足的有效眼内屈光手术,但其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