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日】船越达志
出 处:《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5期150-166,共17页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摘 要:早在日本明治时代,《红楼梦》的全译本出现(大正11年,1922年)以前,《红楼梦》第12回的情节已经在日本文坛有了一定影响。明治25年(1892年),岛崎藤村翻译了《红楼梦》第12回的后半部分,并以"无名氏"的署名在《女学杂志》第321号发表。北村透谷受岛崎译文的启发,写了题名为《宿魂镜》的小说,在明治26年(1893年)发表。2002年有位在日学者指出,岛崎藤村明治41年(1908年)开始发表的自传式小说《春》也有受北村透谷的《宿魂镜》影响的地方。岛崎藤村、北村透谷都是明治时代的著名小说家。以上就是《红楼梦》在日本传播的早期情况之一。《红楼梦》是一部只有看完全书之后才能了解内容的小说,可是为什么只有第12回的后半部分受到早期日本小说家的关注呢?笔者认为,第12回后半部分的篇幅比较短,而且情节独立,容易理解,只看这部分也可以有所欣赏。这就是第12回后半部分在日本受到关注的原因所在。而且,笔者还以为这部分之所以比较短,并且相对独立的原因与《红楼梦》成书过程有关。本文在介绍《红楼梦》第12回后半部分在日本早期传播的情况之后,进一步指出它同《红楼梦》成书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