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苏门答腊岛近海三次大地震能量辐射源时空特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力生[1] 杜海林[1] 张红霞[1] 张勇[2] 李春来[1] 赵华[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2]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7期2085-2090,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40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4-4);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批准号:2006BAC03B02);地震联合基金(批准号:A07047;106018);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批准号:DQJB07B08)资助

摘  要:2007年9月12~13日在苏门答腊西海域发生了3次震级分别为MW8.4,MW7.9和MW7.0的强烈地震.用全球范围内震中距在30°~90°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的资料,借助于逆时成像技术,重新确定了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利用北京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33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构成的"广义"台阵,借助于非平面波台阵技术,构建了这三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时空变化图像,获得了它们的破裂持续时间、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讨论了3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相互关系。

关 键 词:苏门答腊地震 逆时成像技术 非平面波台阵技术 能量辐射源 

分 类 号:P315[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