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力生[1] 杜海林[1] 张红霞[1] 张勇[2] 李春来[1] 赵华[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2]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科学通报》2008年第17期2085-2090,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40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4-4);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批准号:2006BAC03B02);地震联合基金(批准号:A07047;106018);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批准号:DQJB07B08)资助
摘 要:2007年9月12~13日在苏门答腊西海域发生了3次震级分别为MW8.4,MW7.9和MW7.0的强烈地震.用全球范围内震中距在30°~90°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的资料,借助于逆时成像技术,重新确定了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利用北京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33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构成的"广义"台阵,借助于非平面波台阵技术,构建了这三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时空变化图像,获得了它们的破裂持续时间、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讨论了3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相互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