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林

作品数:7被引量:8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台阵大地震成像震源破裂过程M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2018年斐济M_W8.2深震:高频辐射过程和发生原因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第11期4279-4289,共11页张喆 许力生 杜海林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40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9B08)联合资助
2018年8月19日,在斐济东部海域563.km深处发生了一次MW8.2地震.我们首先挑选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131个宽频带台站构成台阵,选用垂直分量0.5~2.Hz的高频信号,利用广义台阵反投影技术对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成像,然后基于破裂速度...
关键词:高频辐射过程 反投影技术 破裂速度 辐射效率 发震原因 
2018年阿拉斯加湾M_W7.9地震震源复杂性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19年第5期1680-1692,共13页张旭 许力生 杜海林 易磊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40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9B08)联合资助
2018年1月23日,在美国阿拉斯加湾海域发生了一次MW7.9地震.震源机制解表明这次地震以走滑为主,可能发生在近东西向或南北向的陡倾角断层上,早期余震并非线型展布.我们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分析确定了此次地震的总体破裂方向,并结合余震的...
关键词:2018年阿拉斯加湾 MW7.9大地震 视震源时间函数 双断层模型 震源复杂性 
一种确定震源中心的方法:逆时成像技术(一)——原理与数值实验被引量:32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4期1190-1206,共17页许力生 杜海林 严川 李春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1C12和DQJB12C01)资助
研究地震断层的精细结构需要对地震活动精确定位,然而,盖戈类标准定位方法已经不能胜任.现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直接面对地震定位这个非线性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一种称为逆时成像技术的确定地震震源中心的非线性方法.首先,从位...
关键词:地震定位 震源中心 逆时成像技术 波形聚束 
日本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台阵技术成像被引量:2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21-21,共1页杜海林 许力生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Mw9.0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并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此次地震引起了国...
关键词:震源破裂过程 大地震 日本 成像 技术 台阵 太平洋沿岸 核泄漏事故 
利用阿拉斯加台阵资料分析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被引量:34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第2期372-378,共7页杜海林 许力生 陈运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07B08);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4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26);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3B02-02-0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_S8.0地震.我们利用美国阿拉斯加区域台网的邵分宽频带地震台构成广义台阵,应用非平面波台阵技术——迁移叠加方法,获得了这次地震的高频(>0.1 Hz)能量辐射源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图像.图像表明,这次地震...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广义台阵技术 持续时间 破裂长度 破裂速度 
2007年9月苏门答腊岛近海三次大地震能量辐射源时空特征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08年第17期2085-2090,共6页许力生 杜海林 张红霞 张勇 李春来 赵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401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4-4);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批准号:2006BAC03B02);地震联合基金(批准号:A07047;106018);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批准号:DQJB07B08)资助
2007年9月12~13日在苏门答腊西海域发生了3次震级分别为MW8.4,MW7.9和MW7.0的强烈地震.用全球范围内震中距在30°~90°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的资料,借助于逆时成像技术,重新确定了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利用北京首都圈数字地...
关键词:苏门答腊地震 逆时成像技术 非平面波台阵技术 能量辐射源 
2007年云南宁洱Ms6.4地震震源过程被引量:15
《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6期683-692,共10页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冯万鹏 杜海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4CB418404-4,2001CB71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4025,40474018)资助
通过反演全球范围内20个地震台的宽频带波形资料,获得了2007年6月3日在云南宁洱发生的Ms6.4地震的矩张量解、震源时间函数和断层面上滑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根据反演结果,这次地震的标量地震矩为5.51×10^18 Nm,相当于矩震级...
关键词:云南宁洱地震 震源复杂性 宽频带波形反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