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高腔在剧种形成发展中的标志意义及主体地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建华[1] 

机构地区:[1]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41

出  处:《中华戏曲》2008年第1期290-302,共13页

摘  要:近20年来,川剧史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既有学术著作的推出,也有研究论文的阐述,不但有新史料的发现,还有新观点的提出。但是,对于川剧这个剧种形成之历史年代,各研究家的说法大相径庭,少者说近百年,多者言其有600年,时间跨度之大,分歧之鲜明,在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引起了戏曲史学界的关注。川剧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一个多种声腔融合发展的代表性大剧种,其历史悠久,源多流长,形成过程十分复杂。加之,明末清初四川境内长达数十年的战乱、移民的特殊人文环境,且官方史志撰修缺项,民间艺术往往不能进入正史,民间流动的大量戏曲班社及演出没有进人修志史官的视野,现当代戏曲史家们通常是在一些文人笔记、遣兴之作或者各地县志的相关记载中,发现一些关于戏剧演出活动的吉光片羽。

关 键 词:剧种形成 川剧史 高腔 戏曲剧种 历史年代 中国戏曲 民间艺术 演出活动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