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福轩[1]
出 处:《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63-68,共6页Ludong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浙江省教育厅课题"唐以来古体赋学研究"(20070094);浙江大学董氏基金项目"中国古体赋学研究"(NO.11)
摘 要:赋的起源问题,是赋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钱志熙先生提出"升高能赋"、"瞍赋"中的赋为口头赋,荀、宋之前,赋的名目与体裁已经成立的假说,对学界甚有意义。然仍然有疑问之处。我们认为:源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六诗之一的"赋",导源于一种叙事文体;"隐语"和赋的讽谏功能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是后代的一种政治表达和强化。而"隐语说"也不能揭示赋的起源问题;荀子的赋只是赋的一个开端,而宋玉之赋才真正代表赋体的成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