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超[1] 单保恩[2] 刘运江[1] 王士杰[3]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2]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科研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 [3]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窥镜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出 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基 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资助(05276101D-66);河北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资助项目(2005年)
摘 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细胞诱导产生的肿瘤特异性CTLs在裸鼠体内对患者自身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在裸鼠胸垫处种植人乳腺癌组织,建立裸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以细胞因子联合诱导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单个核细胞成为DC和肿瘤特异性CTL(sCTL)、非特异性CTL(nCTL)和异体CTL(vCTL);将不同CTLs注射到荷瘤裸鼠的肿瘤周围,观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人乳腺癌移植瘤在裸鼠体内的成活率为100%。组织病理学证实移植瘤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对照组相比,荷瘤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在sCTL、nCTL和vCTL治疗组均明显减小(P<0.05),sCTL对自体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平均瘤体积(82.70±2.09)mm3],抑瘤率50.5%,明显高于nCTL组[(96.15±5.35)mm3,26.9%]和vCTL组[(96.93±4.51)mm3,25.7%],(P<0.01);不同CTL治疗组瘤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浸润。结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成功率高,病理学证实与人乳腺癌特征相符,且有DC和大量特异性CTL浸润。自体特异性CTL对裸鼠体内自体乳腺癌移植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乳腺癌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 裸鼠模型 免疫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