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海翔[1]
机构地区:[1]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34-136,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翻译是规范制约下的行为。但译者作为自主的个体,有选择翻译策略的自由。翻译规范形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可由文本资料与超文本资料推导而成。格里菲斯、阂福得的《孙子兵法》两英译本分别以“军事战略”和“生活文化”为中心予以阐释。格译本乃是格氏及以利德尔·哈特为代表的西方战略家集团敏锐地感到西方传统军事思想已无法适应当时国际形势的发展,他们探求一种使《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同西方传统军事思想融合互补的道路,这一翻译意图和期望规范背后的动力是美国传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而闵译本对《孙子兵法》作的“生活文化解读”以及对孙子“兵者,诡道”思想的批评,所代表的期望规范背后的社会动力乃是人文主义价值观。
关 键 词:《孙子兵法》译本 格里菲斯(Samuel B.Griffith) 闵福得(John Minford) 规范 个性 价值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