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诊断的比较一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雪峰[1] 杨淑萍[1] 王玉娟[1] 雒燕[1] 涂立锐[1] 赵幼安[1] 李延青[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济南250012

出  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年第10期549-55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Endoscopy

摘  要: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能够将内镜图像放大近1000倍,可以在普通内镜检查的基础上即刻观察黏膜上皮细胞、腺体和微血管网的变化,为消化道肿瘤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日本,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是99%,侵入黏膜下层的是96%,所以,在发现早期癌变后,考虑到外科手术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问题,内镜黏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除术(ESD)已成为消化道早期黏膜癌的常规治疗方法,并已逐步被西方国家认同。特别是ESD因其可以整块切除大面积病变(大于2cm),这可以避免癌症残留减少复发,并可以对病变进行精确的组织病理学分期,因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 键 词:术后病理诊断 显微内镜 黏膜下层 共聚焦 激光 消化道肿瘤 剥离 黏膜上皮细胞 

分 类 号:R73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