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斌[1,2,3]
机构地区:[1]日本一桥大学 [2]南开大学商学院 [3]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6期148-154,共7页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基 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日本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与‘蓝领阶层白领化’的启示”(项目编号:TJGL06-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公司治理及其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0532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公司治理研究报告”(项目编号:05JJD630024)的资助
摘 要:二战后,以市场和社会机能不健全以及内外长期交换关系为背景,日本企业通过一系列自组织化活动,发展成一种依存于惯例和暗默的"信赖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内部员工的能动性,并改造了外部环境,从而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存续和成长。但是,这种"不合理的合理性"行动使企业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削弱了市场和社会原本的机能,使企业自身发展遇到重大障碍。根据市场、企业和社会之间"异质共生"的原理,日本企业的进化途径在于其机能重新定位。
关 键 词:交换活动 企业自组织化 “异质共生”信赖体系 不合理的合理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