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大东[1] 沈关林[1] 陈宏[1] 孙连宏 李学初[1] 楼南泉[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7年第3期355-358,共4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亚稳态CO(a)是一个很重要的能量载体(r≈5ms,E_(v=0)=6.01 eV),人们对它的传能和猝灭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和NO传能时可产生NO(A→X)γ带和NO(B→X)β带辐射.对该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体系里,发现CO(a,v’)的振动分布对NO(A,v)振动布居无影响.在分子束条件下对该反应的唯一报道是Ottinger等人利用电荷转移反应得到CO(a),在较高平动能下(实验室坐标标系5~200 eV)和NO(X)碰撞,没有观察到NO(B)态.从势能曲线上可以看出,NO(X)发生垂直跃迁时(FC过程),在6eV附近只可能产生NO(A),而不应产生NO(B).因此在单次碰撞条件下从实验上证实传能反应CO(a,v’)+NO(X)是否有NO(B)态生成,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