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华军[1] 孙博谦[2] 孟繁华[2] 

机构地区:[1]北京空军总医院干部病房4区,北京100142 [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第23期2326-232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与后循环缺血(PCI)30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改良R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病后30d进行MRS评估,分析患者30d预后;将各危险因素与预后不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PCI患者,病后30d预后不良比例为26.3,病死率为3.9,致残率为22.4,基底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预后不良(r=5.101,P<0.05)。结论1.不同病变部位、血管引起的PCI患者预后不同,大部分预后良好。2.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既往卒中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与预后不良无相关性。

关 键 词:后循环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预后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