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加源[1] 王建华[1] 韩宝惠[1] 徐扣凤[1] 施春雷[1] 顾建庆[1] 顾爱琴[1] 熊丽纹[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肺内科,上海200030
出 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第12期1597-1599,共3页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基 金:上海市科委基金(06DZ19501);上海市胸科医院基金(YZ08-15)~~
摘 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刺吸引(TBN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CT检查显示胸内肿块和(或)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进行TBNA。结果90例肺癌患者中TBNA诊断总阳性率为61.11%(55/90),67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中,45例仅依靠TBNA涂片诊断,其中34例患者TBNA涂片为诊断的唯一病理学依据。90例肺癌患者中,35例TBNA联合其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阳性率高于55例单行TBNA检查的患者(77.14%vs65.45%,P>0.05)。TBNA联合其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毛刷阳性率显著高于单行TBNA(45.71%vs22.00%,P<0.05),冲洗阳性率也显著高于TBNA(21.21%vs2.70%,P<0.05)。TBNA诊断小细胞肺癌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92.31%vs62.50%,P>0.05)。TBNA阳性率与穿刺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3 cm的TBNA阳性率显著高于<3 cm的淋巴结(75.00%vs36.36%,P<0.05)。TBNA主要并发症为穿刺点少许出血。结论TBNA是诊断肺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关 键 词: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刺吸引 肺癌 淋巴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74.90